姐妹们豪极资本,大家好哇~
佛门净地、青灯古佛,原本是无数人精神的归依。
然而,最近一则重磅消息却让世人再次对信仰产生了深深的质疑——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被曝涉嫌刑事犯罪,正接受多部门调查。
消息并非空穴来风。据悉,释永信不仅被指控侵占寺院资金、滥用项目资产,还牵扯出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子女的丑闻。
多年来围绕他的种种争议,如今似乎终于尘埃落地。
释永信,原名刘应成,16岁剃度出家,1999年正式成为嵩山少林寺第30代方丈。
按理说,方丈一职应以弘法为本,持戒修行。然而,释永信却把少林寺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商业化巅峰。
早在1998年,他便注册了“河南少林实业发展有限公司”,开启了少林品牌运作之路。
从寺庙门票、香火供品、禅修课程到武术学校、海外文化中心豪极资本,再到抖音直播带货,释永信几乎将“佛教”运作成了一个商业帝国。
2017年,少林寺门票收入高达3.5亿元;2019年旅游人数突破400万人次;短视频风口下,少林直播首场带货收入传闻超过500万元。
有人调侃:“这哪里是寺庙?分明是上市公司。”
早在2015年,就有匿名少林弟子实名举报释永信有情妇、有私生子、名下控制18家企业、非法侵占佛教无形资产。
那时舆论哗然,但调查最终“查无实据”。
然而八年过去,如今的局势已无法再遮掩。网传释永信一度携34人试图潜逃海外,虽该消息被官方辟谣,但其真实状况令人难以忽视。
此前他还在演讲中自称每月工资仅700元,可现实却是其身披云锦袈裟、佩戴上亿佛珠、出行豪车随行。
香火钱从不开发票,少林寺的每一笔巨额收入的去向更无人知晓。这不只是贪腐那么简单,而是对信仰的公然侮辱。
佛门是否可以赚钱?答案是肯定的。寺庙要运营豪极资本,要弘法利生,自然需要资金。然而,当利益超越信仰,当金钱压倒戒律,就成了对佛教精神的践踏。
释永信将少林寺打造成一个庞大的IP:注册700多个商标、布局地产、控股村镇银行、合资打造“少林小镇”……
少林寺从“禅武文化圣地”变成了“资本运作样板”。
而在金钱滚滚而来的同时,所谓的“慈悲为怀”“清净为本”,都成了自欺欺人的遮羞布。
释永信并非个案。“和尚爸爸”道禄曾因收养无助孕妇和婴儿而走红,后被揭发私生活混乱、私吞善款;
山东假活佛王某十年敛财两亿、编造“双修教义”诱骗女性;还有在五台山公然斥责老人供奉不合规矩的僧人……
这一桩桩、一件件,都在撕裂公众对佛门的最后一丝信任。
他们口口声声“出世”,却比任何人都沉溺于红尘中的名利与欲望。
我们从不要求出家人必须苦行,但起码应当敬畏他们的身份,敬畏那片净地。寺庙可以经营,但不能成为捞钱的幌子;
佛教可以传播,但不能变成操控信众的工具。
释永信这样的“假方丈”,不只是贪腐,更是破坏信仰根基、误导大众认知、污染文化象征的罪人。
若不彻查、重罚,最终失去的将不仅是一个人或一个寺庙的声誉,而是全社会对“善”的信任,对“真”的坚持。
↑越扒越有?↑
↑求锤得锤?↑
↑不会塌吧?↑
金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